3月14日《永信中药网》陈永增接待了安国市场穆文章和穆建章两位经营户,他哥俩是河北邯郸曲周人,13年前来安国市场经营,在安国也买了房子,进入了2022年年后感到生意艰难,来永信找主编陈永增探讨后边的路如何走下去。
穆文章:过去,我们哥俩是拿着你的信息刊物,在安国市场买药上货,在当地推销。13年前我们在安国买了房子,在安国经营,也以你的信息为指导,但今年开年以来,我们俩感到货卖不了,还要拿仓库租赁费,越来越感到前途渺茫,很想给陈老师探讨,今后生意如何干下去。
陈:社会发展到今天,互联网、网上交易已占据了主流,产销直接对接,没有了中间商的位置,这是大势所趋,不可改变!尤疫情以来,人的流动被限制,很多活动被推上网,教学、培训、会议、交易基本都上了网,种苹果的果农都在网上直接卖苹果,药材生意也基本转移到了产地,我在网上搜索了药材的许多小品种,居然也是产地在卖,且价格很低,感到这个社会进步也太快了!中药市场被边缘化已成必然;加之产业集中度越来越高,中药行业的企业个数会越来越少,想倒退回去已成不可能,我们不要再苦苦等待,只有面对现实,做重新的选择,选择正确与否将决定日后我们能否活下去。
穆:我的老乡以前在安国办了一个饮片厂,他还行,我们是不是向他学习。
陈:他行是去年,不是今年,准确地说不是今年下半年,这是我对它的判断。大概在12年前,我在刊物和永信网上反复强调,大家不要一哄而上去建饮片厂,如果你有销售网络、销量很大,可以建,但除此以外不要建。因为中药饮片市场规模很小,甚至不到瓜子儿市场的1%0!极容易形成产能过剩,且对于中药饮片按照西药的管理办法来管理,投入巨大、风险巨大,飞检让你每天战战兢兢过日子,最终结果将使我们改革开放以来的积蓄化为一文不值的厂房、设备,而土地不但不是财富,因为产业集中度提高和产业升级,绝大多数中小饮片厂及中小成药厂会在这一段时间灭亡,土地无人接盘,还要缴纳土地使用税,不但不是财富,而且还是负资产!
穆:什么是产业升级和产业集中度?
陈:打一个比方,现在的安国伍仁桥纺织工业园上百家厂,全军覆没,甚至号称纺织行业的一面旗帜-----“保定依棉”也早就宣告破产,为什么?
据他们搞纺织厂的人讲是广东佛山、浙江杭州的两个老板办的厂,他们一台机器价值9,000万!一个厂几百台机器,它的产量、质量、价格是国内纺织行业无法相比,两个厂打垮了全国所有的厂!
中国正处在一个产业升级阶段,产业集中度快速推进。产业升级需要两个“高”,即高技术、高资本,只有高资本,没有高技术,如同华为美国所限制芯片一样,也实现不了产业升级,对于安国的饮片厂,一两年后活下来的企业,可能是114家的零头!这是必然规律,不可以改变,所以建议你不要去学饮片厂。
总之,安国药市是一个中间体,在互联网的冲击下,产地种植户在网上直接交易,药市被边缘化,皮之不存,毛将附焉?所以附着在药市的企业和经营户同样被边缘化,多数人将无数生意可做,想活下去必然做重新的选择。
穆:你说饮片厂也会像伍仁桥纺织工业园一样,全军覆没?陈:是,应该说还有中药厂,百分之八九十的中药厂要在这个阶段关张停业.中成药国家实行集采,会使一些中小药厂瞬间灭亡,下一步中药饮片政府也在搞区域网,比如河北省政府正在组建河北省中药饮片区域网,所有饮片厂、所有医院和诊所都在一个区域网内供应和采购,产地初加工也已经盛行起来也参与其中,它将竞争更激烈、透明度更高,它的结果只有极少数企业能够存活,而且越活越大,绝大多数企业退出市场,再无生意!厂房、设备如同保定依棉兼并的安国纺织厂,一套设备几百万,也只有卖烂铁的结局,这是规律使然。如同美国的制药企业供应全世界的药品,最后竞争的只剩下4家,我国也正在正走在这条路上。
穆:那他们这些饮片厂不就苦了吗?
陈:12年前我就告诚这些人不要盲目建饮片厂,但他们还是蜂拥而上,认为跑马圈地,将来土地还要升值,不知到了产业升级阶段 ,产能严重过剩,不需要这么多的工业用地,不会有人来接盘,这些饮片厂要想活下来,只有转型药膳,转型工业化药膳快餐。追求健康、追求快捷省事、低成本,代替繁琐的家务劳动,免去菜市场买菜、免去饭店人多的场合吃饭,手机一点,想吃什么,由“美团”来送,必是下一步的潮流!工业化快餐必将走上国人百姓每一家的餐桌!民以食为天,一日三餐离不开吃饭,它的销量最大!安国药市的饮片厂转型药膳,面对北京、天津、石家庄三大城市,物流半径近,三大城市人口比欧洲几个国家加起来的人口还要多,是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!这一点儿安国药市要比亳州药市优越的多,这就是安国药业的优势!
但是,安国饮片企业转型药膳缺技术、缺市场销路,为此永信在八九年前在北京朝阳路三间房南街3-8号,租了一个300平米的门面,挂上了“中国药膳研究会药膳制作委员会技术、市场对接处”的牌子,在北京整合了药膳方面的技术和市场资源,并在入北京城区口处与“北京御生堂工业园”签订了协议,作为中转站,还与河北农业厅支持的上百万亩基地联络,保证食材的绿色无污染,已经把药膳的产业链打通,就等着下半年饮片企业要想盘活自己,只需要加上几套设备就可以实现转型,安国药业将从此将从中间商贸易型转变成药膳生产型。转型销量巨大的工业化药膳快餐生产,这才是安国药业必走之路。
穆:那么我们这些市场经营户怎么走下去?市场不存在了,我们干什么?
陈:这我在去年就写好了“2022话趋势----退出市场的企业和经营户路在哪里?”,2021年我判断:2020年野生药材涨价,2021年家种药材涨价,它会使中药市场的经营户有些收益,但到了2022年,药价大盘高位横盘,再涨,因需求不足,上去也难;再降,因整体通胀降下来也难,出现了经济学所说的“滞胀”实际上就是通缩的现象,处于中间体的中药市场的企业和经营户将难上加难,很多企业和经营户将在下半年彻底退出市场,再无生意可做。
无意中,我发现了大农农垦集团的远缘杂交玉米!立刻醒悟到这就是这些退出企业和经营户转型的切入点。因为疫情和世界天气变化异常,世界四大粮仓土地干旱裂纹,粮食危机一触即发,粮食危机一旦出现,资本的趋利性会把粮食垄断,进而抬高粮食价格,而平民百姓也为了未来,也会大量储备粮食,结果会使多数人无粮可吃!中央正是看到了这个结果,才出台了中央1号文件,强调政府一把手抓粮食,两个必保,一个是必须保证粮食种植面积;二是必须保证粮食的产量,不能搁荒。强力实施“长牙齿”政策!就是你当官的做不到两个必保,一把手就要削官为民,毫不客气!以前是退耕还林,不种粮种药材,现在是退林还耕、限制药材大面积种植,保粮食种植面积,取消药材种植补贴!
看看现在哪个产品不是供大于求,商品卖难。看看“拼多多”上的那些产品价格,哪个生产厂家还有利润而言,还有中间商的差价吗?但粮食两年来一路涨价!你买了粮食种子,政府有补贴;你农民种地种粮食,政府也有补贴;你种出来的粮食,政府全部收购,还一路提价!看遍天下产品,再没有粮食这种现象,一两年内做农业和粮食,就是之前的房地产!在没有比这机遇更大的机遇了!
今非昔比,过去做农业是亏,今后做农业是机遇!这个机遇属于那些眼光独到的人,而不是属于那些先前一直做农业的人,因为他们亏怕了,看不到趋势已变。
大农的远缘杂交技术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农业杂交技术。当今世界农业技术走到了转基因阶段,但转基因产品对人类未来的影响,尚未经过长时间检验。如同西药品种,几十年来淘汰的几十万个上市品种,它就是经过时间检验,绝大多数品种对人体有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,而被淘汰。大农远缘杂交技术不是转基因技术,它是已经脱离了传统的在本物种内杂交,而是在物种外与另一个物种杂交,所以其杂交优势突出,产量高、品质好。比如大农用此技术将大豆与核桃树杂交,状如小树,产量极高,品质还好;用红薯与西洋参杂交,使红薯具有了西洋参的功能、与何首乌杂交,使其具有何首乌的功能,而且产量极高,达到每亩八、九万斤,每块红薯二十几斤!大农玉米是玉米与野高粱杂交,其秸秆4米,高度同高粱。其玉米粒儿的品质好暂且不说,其秸秆儿的蛋白含量9%,而正常玉米的蛋白含量8%, 且秸秆儿甜度接近甘蔗,适口性强,牲畜喜欢吃、长膘快,秸秆儿产量和效益是玉米粒儿的两倍以上!
当今中国不但粮食有缺口,更重要的是饲料缺口比粮食还要大!统计数据显示,如果把华北、东北平原都种上大豆(大豆除做油料外,豆粕主要是做饲料用)还抵不上进口大豆的数量!恰恰大农玉米既满足了人们对粮食的需求、也满足了牲畜对饲料的需求,也是一个带动农民增收,改变农民种地亏本的项目。同时也是政府迫切需要两个必保(保粮食种植面积,保粮食产量)的一个好抓手。
穆:我们不知道如何入手?
陈:你们可以通过熟人找到当地政府一把手,把大农项目介绍给他,因为土地已经承包到户,农民政种什么,并不完全听政府的,是自己做主,在中央“长牙齿”政策的压力下,政府苦于找不到一个什么好项目让农民乐于种粮食,你一旦讲给他听,他必然要了解,一旦他认可,他可以提倡农民来种,政府给予种子补贴,你种优质的粮饲两用大农玉米,政府还要给补贴,那么你就借政府之力,推动大面积种植就可以了。
穆:那我们推广的人效益何来?
陈:大农粮饲两用高能玉米有一下4块利润:
推广种植的利润,卖大农种子比卖药材利润要高得多。
收购玉米粒儿的利润,玉米一是国家敞开收购;二是大农有许多国内外求购非转基因订单,价格比正常玉米略高。
收购玉米秸秆利润,大农玉米秸秆产量高,营养价值高,价格卖得好,一是卖给饲料厂,二是卖给乙醇提取厂,比如河北元氏县大农乙醇提取厂,年需八百万亩玉米秸秆。当前世界石油涨价,乙醇的价格也在提高,市场非常抢手!
卖饲料和有机肥的利润。大农玉米秸秆粉碎加工成饲料,加上大农发酵粉,你可以就地卖给当地养殖场,其加了大农发酵粉,牲口吃了粪便无臭味儿,不招苍蝇、蚊子,符合政府对环保的要求。比如无极县大农玉米种植的带头人-----朱二斌找到镇政府,让镇政府在养殖场周边挖好水泥池,政府命令养殖场把牲畜粪便送到水泥来,然后他加上大农发酵粉,几天后便可以发酵成有机肥,还可以卖有机肥。
可以说做大农玉米是一项事业,是一个系列、多环节的利润,而不是仅仅是卖玉米种子。
市场竞争说到底是科技含量的竞争,大农远缘杂交技术是世界领先的技术,所以我向大家推荐了大农玉米这系列产品,并不是永信与大农有任何利益可图,更不是做广告,而是设身处地为以前对永信认可的朋友做一推荐,是为了大家找到一条正确的路!路线正确与否决定成败。
这里永信告诉大家:只有领先的科技才是我们转型的抓手,反之不是领先的科技产品,路走不远。所以进入农业一定要抓领先科技,不要被广告迷了眼,盲目上船,也不是让你去走传统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种地的老路,而是提供种子、提供技术、回收产品和产品的深加工及对接产品的销路,让能种地的农民去种,而不是我们自己来种。
再就是本人主办的《中药材信息》刊和《永信中药网》,从80年代坚持是至今,三十几年始终坚持“客观公正、服务大众”的宗旨,办刊办网在微信冲击下已无利润而言,坚持下来只剩下为大家服务的机会一条路而已,永信也必须从传统的信息刊和信息网站模式向产业平台模式转型。
交谈期间还探讨了一些转型会遇到问题解决的方法,交换了电话号码、扫了微信。有需要转型的同行可以向本人来电索要录音文档。
本人电话微信:15933540095
|